存奕美學診所/周建存醫師

相信如何健康減重(肥)?是許多長期渴望追求窈窕身材的人,一直以來想追尋的答案。網路上減重方法一大堆,真的都有效嗎?尤其是已經嘗試過各種減肥偏方、減肥飲食法,仍然產生溜溜球效應復胖的朋友,是不是更渴望能找到健康減肥的方式?這次,存奕美學診所周建存醫師就來分享推薦專業減重方法,並帶你一起破解減肥迷思教你健康減肥不復胖!

如何健康減重?醫生教你健康減肥5招5食,掌握減重方法與正確觀念!

如何健康減重(肥)?正確觀念說明

根據國健署發布的2017-2020年國民營養健康調查,18歲以上成人國人BMI過重率高達50.8%。若以體脂肪率判斷男性過高比例80.6%,女性高達91.7%,連學童都有過重及肥胖問題。而衛生福利部公布之成人體位肥胖的定義,BMI≧24為過重,BMI≧27即為肥胖;男性體脂肪率>25%以上,女性體脂肪率>30%以上,亦稱之為肥胖。

也就是說,當脂肪囤積過多,就更容易引發代謝相關疾病,例如:高血壓、糖尿病、高血脂症和腎臟病等慢性病。在肥胖率如此之高的環境下,如何正確減重避免復胖,更是許多人追求的答案。衛福部更是因此制定「聰明吃 快樂動 天天量體重」減重觀念與原則,建議方法如下:

● 認識自己的BMI

身體質量指數(Body Mass Index, BMI)=體重(公斤)/身高2(公尺)

● 聰明吃

避免含糖飲料、加工製品,均衡飲食

● 快樂動

增加日常活動量,讓身體活動習慣成自然的成為生活的一部份

● 天天量體重

隨時監控自己體重的變化,提醒自己維持健康體重

📖延伸閱讀:醫生教你5項正確的減肥方法與觀念,減肥10公斤原理全解析

健康減重(肥)原則看似簡單,但為什麼肥胖率仍不斷升高?半數臺灣人不清楚肥胖的定義。

健康減重(肥)方法有哪些?醫師教你 5招5食

健康減重(肥)觀念與原則看似簡單,但為什麼肥胖率仍不斷升高?根據台灣肥胖醫學會的調查,半數臺灣人不清楚肥胖的定義。更有許多民眾使用錯誤減重方法,可能造成身體不適或越減越肥的情況發生。

周建存醫師因疫歷經免疫風暴、嚴重中心性肥胖,開啟減重飲食研究。並受到諾貝爾生理醫學獎得主:伊莉莎白·布雷克本 提倡的生活方式啟發,發現DNA飲食法能改善身體狀況,因而積極地倡導這種飲食模式。

為了幫助減重記憶,醫師特別整理「5招5食」的飲食和生活作息指南,旨在協助更多肥胖個案實現健康減重的目標,提升整體健康狀況(延伸閱讀:《DNA飲食法保護端粒預防肥胖》)。現在,就來看看什麼是「5招5食」吧!

1. DNA減重飲食法|簡單5招

DNA健康飲食法,簡易5招

食物攝取量控制

 

● 適度減少熱量攝取,促進細胞自噬作用,以預防過多脂肪造成細胞發炎
● 每個人對飲食份量及熱量攝取的需求不同,建議可請教專業減重醫師、營養師作為攝取量依循參考

有氧運動

● 有氧運動搭配肌力訓練,每次持續不少於45分鐘,每週至少進行3次
● 日常也能以爬樓梯取代電梯,或提早一站下公車步行增加活動量

充足飲水

● 建議每日飲水量至少3000毫升
● 每500毫升的水,可暫時提高基礎代謝率約24~30%,有助於增加卡路里的燃燒,效果可持續約一個多小時,故建議分次飲用

充足睡眠

● 睡眠不足會造成調節食慾的荷爾蒙產生變化,使飢餓感強烈
● 為刺激生長激素和褪黑激素的分泌,建議每日睡眠時間達7個鐘頭,並於晚上11點之前入睡
● 確保有足夠的睡眠時間,幫助身體的新陳代謝和細胞修復

降低壓力

● 壓力影響腎上腺皮質及迷走神經,長期的高壓狀態,可能引起焦慮、失眠、頭痛、心悸、手抖、壓力型肥胖等問題,可能加速細胞走向老化凋亡
● 建議正向思考降低壓力,尋求適當紓壓方式

 

2. DNA減重飲食法|輕易5食

DNA健康飲食法,簡易5食

原型食物

 

過量攝取含有防腐劑、保存劑和色素的加工食品,根據研究顯示,可能會引起身體的發炎反應,進而導致肥胖問題,建議以原始食材為主,減少攝取加工食品,例如:以五穀飯取代白米飯,地瓜取代麵包,避免精緻碳水化合物如蛋糕、泡麵或其他加工肉品

多彩低糖蔬果

選擇當季節新鮮蔬果,蔬菜需要超過每天攝取食物量的一半,盡量挑選色彩繽紛的,多樣性的植化素能減少發炎、抗氧化,且糖分較低

優質蛋白質

植物性蛋白質優於動物性蛋白質,選擇順序建議:原型豆類製品>白肉如海鮮、雞鴨>紅肉(一週建議不超過2次)

Omega-3脂肪酸

補充含有omega-3脂肪酸的食物,例如:鮭魚、鮪魚、苦茶油、橄欖油、巴西堅果、核桃等,有助於降低心血管疾病死亡率

適量綠茶、咖啡

可替換烏龍茶、普洱茶,當中含有兒茶素、茶黃素、鞣酸單寧等成分,對於抗氧化、促進代謝、腸胃蠕動、降低體脂肪,極有幫助

📖延伸閱讀:3大熱門減重飲食法全解析!減重醫師教你5個飲食控制正確觀念

減重迷思有哪些?破除謠言 健康窈窕

🤔 減重不能吃澱粉?

過量的澱粉,是會轉化為脂肪儲存於人體;但減重並非不能吃澱粉,需要注意份量以及種類。可以選擇加工較少的全榖雜糧,例如:糙米飯、燕麥片、地瓜,一日的攝取量不超過4份(一碗飯/麵或一個拳頭大小的饅頭份量)。

部分個案恐懼吃飯會胖,以肉類為主食,反而攝取過多飽和脂肪。且也容易導致營養不均衡,攝取熱量過多時,一樣會轉為脂肪囤積在體內。

減重期建議的一日總攝取量,食物份量雙手輕鬆算

🤔 喝水容易肚子大,減重不要喝太多水?

個案說:「我的體質喝水也會胖」,這個迷思廣泛流傳在產後婦女,許多長輩耳提面命產後不能喝太多水?事實上,飲水能夠增加代謝率,每500毫升的水可以暫時提高基礎代謝率約24~30%,有助於增加燃燒卡路里的效率。

因此,喝水並不會變胖也不會增加熱量喔。同時水是一種天然的食慾抑制劑,餐前飲水可增加飽足感,幫助攝取較少的卡路里,並能促進消化道蠕動、預防排便不順。

📖延伸閱讀:「代謝革新減重門診」改善胰島素阻抗,28天快速提升循環的瘦身關鍵

🤔 我可以自己買減肥藥來吃嗎?

不論是非法的直銷減肥藥或市售減肥成藥包,未經醫生看診或未經詳細體檢評估,就輕易開立的「制式」藥物,都容易導致藥物濫用問題與產生副作用,常見如:頭暈、心悸、休克等風險。

對於使用減重藥物的人而言,若誤食衛生福利部禁止使用的成分,將是極大的健康風險。(延伸閱讀:《雞尾酒療法可以減肥嗎? Off-Label-Use是什麼》)存奕美學診所周建存院長提醒,切勿自行購買或使用藥物,患者應該接受專業醫師診斷。並根據個人情況調整適當的藥物劑量,以避免可能產生副作用等不良狀況。

減重計畫:健康減重(肥)案例說明

暴飲暴食胃肉毒減重案例

健康減重(肥)案例-胃鏡減重(胃肉毒)

Ruby是一個中度肥胖的辦公室OL,體脂率高達43.7%,出社會後體重增加超過15公斤。曾經嘗試過多種減重方法,包括:斷食減重,直銷代餐、中醫埋線,都以失敗告終,且體脂肪還持續上升。

在暴飲暴食加上公司聚餐、消夜、協槓美食部落客之下,怎麼樣都瘦不下來的她很困擾。後來到存奕美學診所,周建存醫師評估可以使用胃鏡減重療程,順利幫助Ruby成功減去20公斤的體重。

科學減重改善多囊性卵巢案例

健康減重(肥)案例-科學減重改善多囊性卵巢

Hima是美髮業設計師,高工時、高壓、飲食不規律的多重因素讓她體重快速攀升。加上月經失調、長青春痘,胖到連走路都感到吃力,又因為月經不規律才驚覺自己的身體出現了異常狀況。

經過多次婦產科檢查,診斷出患有「多囊性卵巢症」。醫生建議改善的首要步驟是先減重,因此Hima來到存奕美學診所,周建存醫師建議她採用科學減重療程,與婦科治療並進,成功幫助她減去28公斤的體重,並改善了多囊性卵巢症的症狀。

複合減重頑固產後肥胖案例

健康減重(肥)案例-複合減重頑固產後肥胖

瑩珍產後身材逐漸走樣,工作繁忙更沒有時間運動,年紀增長身材日益中廣、體能不斷下降,讓她深切感受到產後肥胖所帶來的困擾。也嘗試了多種減重方法,總是因為副作用,或難以長期維持而以失敗告終。

在反覆的減重之下,並沒有降低食慾,還面臨內臟脂肪和體脂肪過高的問題。因此來到存奕美學診所,周建存醫師評估需要以複合減重方式,從食量及內臟脂肪問題進行改善,成功幫助她減去15公斤,恢復健美身材。

憑藉多年豐富經驗,根據個案日常生活習慣,結合家族病史、減重史詳細分析,尤其在年紀增長和壓力增加的情況下,荷爾蒙變化也會影響脂肪囤積的部位。存奕美學診所結合醫師技術和專業檢驗設備,以科學化檢測分析,幫助釐清身體失衡的原因,幫你無壓力量身打造適合的減重(肥)療程。

📖延伸閱讀:減重(肥)門診有用嗎?診所療程費用大不同,選對醫師專業治療才有效!

醫療法令聲明

本內文資訊以衛教宣導及分享醫療新知為目的,非為廣告內容。內文名稱與仿單不同之處(部分為仿單核准適應症外的使用介紹,或口語化之俗稱),僅供民眾理解參考;正式療程/儀器名稱、效果等,均以醫師親自說明為準。

※ 行政院衛生福利部公告:「『美容醫學』一般係指由專業醫師透過醫學技術,如:手術、藥物、醫療器械、生物科技材料等,執行具侵入性或低侵入性醫療技術來改善身體外觀,而『非以治療疾病為主要目的』」。

本文由存奕美學診所專業撰稿/臺灣肥胖專科醫師周建存醫師共同審稿

台灣肥胖專科醫師周建存醫師共同審稿

周建存醫師|專業認證臺灣肥胖專科

●  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系畢業,現為存奕美學診所院長
●  擅長健康減重、預防醫學、營養學、功能醫學
●  20年臨床經驗,協助上萬人次成功減重恢復健康
●  為存奕美學診所建立一套完善的「全方位科學減重健康管理流程」

期望每一位來到存奕美學診所的貴賓,誠實面對自己最難執行的減重面向,更精確的面臨健康挑戰。不只瘦得快、瘦得美,最重要的是瘦得更健康,讓減重(肥)這件事也能更輕鬆、愉快!...詳細介紹

台北免費諮詢專線V2 (1)
桃園免費諮詢專線V2 (1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