存奕美學診所/周建存醫師

許多人在面對血液濃稠議題時,總是會想問:血液濃稠是可以改善的嗎?其實,血液濃稠就像是一條河流被堵住,使得流速變慢。若長久都是此情況的話,就會造成某些物質就容易堆積在血管壁上,使得該區域壓力增加。甚至當血液濃稠時,心臟會需要更多力氣來推動血液,長時間下來也會影響到健康狀況。若你不想要有血液濃稠問題,那就要把本文看完才能知道當血液濃稠發生時,該如何正確改善症狀。

首圖-改善血液濃稠

血液濃稠是什麼?3大原因告訴你!

血液濃稠,又稱「血液黏稠」。血液,就像身體裡的一條河流,因為血液中的成分比例失衡,就像河流被雜物堵住,水流不順,甚至會形成「淤泥」。當這些雜物的濃度過高時,血液就會變得濃稠。以下是導致血液濃稠的 3 大原因,以及它們對身體的影響:

1. 脂質濃度過高

血液中的脂質(如:膽固醇和三酸甘油酯)是身體的能量來源,還能參與細胞膜建造,幫助維持生理功能。故當脂質過多時,過多的脂肪就像河裡飄滿了油汙,會使血液變得濃稠,並在血管壁上累積形成斑塊。這會讓動脈變得更窄,並降低河流的通暢度,長期下來更可能引發「動脈粥狀硬化」,常見於高糖、高脂肪飲食或代謝症候群患者。

周建存醫師進一步解釋,如果血液中的膽固醇含量過高,或患有血脂異常、糖尿病、肥胖症等情況,血液中的「垃圾」也會經年累月地增多,當血流速度減慢,會讓更多垃圾堆積在血管壁上,不僅會促進動脈粥狀硬化的形成,還可能導致腦栓塞等嚴重疾病。因此,保持健康的飲食習慣,控制血糖和血脂水平,對於預防這些心血管疾病至關重要。

脂質濃度過高

2. 血球容積比偏高(血色素過高)

血球容積比是指血液中紅血球所占的比例,正常情況下,男性的範圍是 36% ~ 50%,女性則是 34% ~ 47%。當血球容積比超過 50%,且血色素濃度高於 18g/dl 時,就屬於多血症。
當紅血球增加而造成的多血症,會讓血液變「濃稠」的可能性變高。想像紅血球是河道裡的運輸船,負責運送氧氣和養分到全身,以確保每個細胞都有足夠能量。故當紅血球過多時,河道上的船隻太多,就會變得擁擠,使得水流變慢,心臟必須更加努力才能推動船隻前行。久而久之,心臟可能會超過負荷,甚至導致高血壓或心臟病。

不良習慣如抽菸,也會降低血液的含氧量,因為香煙中的一氧化碳與血紅素結合,使氧氣無法順利運輸,身體為了補償而產生更多紅血球來運輸氧氣,長期下來可能導致血液濃稠,增加心血管疾病和血栓風險。

紅血球濃度過高

3. 血漿蛋白質過高

血液中的濃稠度也可能因蛋白質增加而上升,典型的例子是多發性骨髓瘤,這種疾病會導致免疫球蛋白大量增加,進而讓血液變得更濃稠。這種因蛋白質引起的「血液濃稠」狀態被稱為血液高度黏稠症候群

想像這些血漿蛋白質如河床上的淤泥,正常情況下可以幫助穩定河流,同時攜帶養分和幫助血液凝固,維護身體的修復能力。但當血漿蛋白質過多時,也就是當淤泥堆積過多,河水變得濃稠,流速大大減慢就容易形成淤堵;水流可能在某些區域停止流動,嚴重時甚至會形成血栓,增加靜脈阻塞的風險。

血漿蛋白質過高

血液濃稠會造成哪些問題?4大徵兆告訴你!

周建存醫師說明,隨著年齡的增長,我們的血管不像年輕時那樣有彈性,甚至因為積累的雜質過多,導致血管硬化、阻塞。同樣地,血液濃稠度也不是一成不變,而是會根據人們的代謝、情緒和作息而有所波動。故當血液濃稠度增加,可能會導致以下健康風險:

心血管疾病

血液濃稠度增加時,會導致血小板聚集形成血栓,可能會堵塞腦血管,增加心臟病和中風的風險。

代謝症候群

高血壓、高血糖及高膽固醇等代謝症候群的特徵,不僅影響正常生理功能,當體內的脂質、糖分、及雜質濃度增加時,會促進血液黏稠上升,形成一個惡性循環。

慢性病惡化

血液濃稠可能對已有慢性疾病(如:糖尿病、慢性腎病)患者造成惡化;因為糖尿病會導致微血管病變,血液濃稠度的增加會加劇這種情況,導致更高的併發症風險。

高血脂

總脂肪攝取過多、缺乏運動、先天性缺陷症、酒精攝取過量,血液會變得更濃稠,加速動脈硬化,並使血管管腔變小,血液流通困難。

 

血液濃稠不像貧血或身體疼痛那樣容易察覺,周建存醫師指出:定期體檢的人能較早發現並儘早積極治療。此外,高風險族群也包括:患有慢性疾病的中老年人,尤其是那些有高血壓、動脈硬化、心臟病或糖尿病病史者就要多注意這方面的問題。

當然,肥胖者也是血液濃稠的高危險族群,因為過多的脂質會增加血液中的膽固醇和三酸甘油酯濃度,導致血液流動受阻。另外,若為生活和工作壓力大的年輕人,經常應酬、喝酒及不均衡的飲食習慣,也可能較早面臨到血液濃稠的問題。如果你有以下4個徵兆,就要注意是否有血液變濃稠的問題:

👉疲勞感

持續的疲憊感,可能源於血液流動不暢,導致氧氣和養分供應不足,進而讓身體感到無力。而這種疲勞感,是無法透過休息或睡眠來緩解,甚至會影響到日常生活。

👉晨起頭暈或暈眩

持續的疲憊感,可能源於血液流動不暢,導致氧氣和養分供應不足,進而讓身體感到無力。而這種疲勞感,是無法透過休息或睡眠來緩解,甚至會影響到日常生活。

👉心悸或胸悶

心臟在推動濃稠的血液時,是需要付出更多的力量,可能會導致心跳不規則或心悸,伴隨胸部壓迫感或不適。

👉陣發性視力模糊

當血液流動受阻時,視網膜的血氧供應不足,會引發暫時性的視力模糊。尤其是在疲勞時更為明顯,且高黏稠度血液也可能使小血栓更容易形成,進而增加視網膜動脈阻塞,影響視覺清晰度

4個血液濃稠徵兆

血液濃稠如何改善?3大方法看這邊!

周建存醫師指出:血液濃稠問題,是影響心血管健康的重要因素。故要解決血液濃稠,不能依賴單一方法,並結合飲食、生活方式改善和醫學技術,才能全面提升。其中,血液淨化療程因其速度快、效果顯著,已成為現代人管理血液健康的關鍵選擇。而改善血液濃稠的方法有:

血液淨化療程

血液淨化療程,就像替身體裝了一個「過濾器」。存奕美學診所引進美國先進的「多功能血球細胞分離設備(MCS+)」,利用「離心方式」將血液裡的血球與血漿分離,並清除血液裡的有害物質,例如:尿酸、發炎因子、膽固醇、三酸甘油酯等,再將純淨處理後的血液重新輸回體內。而這不僅改善血液濃稠度,還能降低三高與心血管疾病的風險。

血液淨化流程

⭕飲食調整

  • 攝取高纖食物:蔬菜、水果和全穀類食物都富含膳食纖維,膳食纖維如同血液的「清道夫」,可幫助清理血液中的多餘物質,避免脂肪和其他成分堆積在血管內。
  • 選擇健康脂肪研究發現,攝取不飽和脂肪酸有助於抗氧化,例如:橄欖油、魚油等,可以減少「壞膽固醇」,讓血液不會過於濃稠。而富含Omega-3的食物(如:鮭魚、亞麻籽等)可以調節血小板,降低血栓形成。
  • 控制糖鹽攝取:高糖飲食可能導致血糖急升,而高鹽飲食則會使血壓升高,間接影響血液的流動。
  • 保持水分充足:當我們入睡時,身體仍在進行新陳代謝,包括:呼吸、心跳和其他生理過程,這些活動都需要水分,因此早上醒來時通常會覺得口渴,起床後要適當飲水,可以幫助血液流動性更佳,降低血液濃稠度。

⭕改善生活習慣

  • 戒菸限酒:香菸中的有害物質,會增加血小板的聚集,提升血液濃稠度,並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,根據 研究統計,全世界因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人,有超過10%是因為吸煙造成的;過量飲酒也會加重肝臟負擔,增加高血壓和脂肪肝等危機,對於血液的黏稠性也會產生不良影響,這兩種少碰為妙!
  • 減少壓力研究表明,心理壓力會促進交感神經系統的活動,包括:心律加快和血管收縮,這些反應會促進血小板聚集,增加血液濃稠度。可以透過冥想、深呼吸或運動來釋放壓力。
  • 充足睡眠:睡眠不足,是會打亂新陳代謝,影響血液流動。故維持良好的睡眠習慣有助於降低血液濃稠,成年人需要每晚7~9小時的睡眠,這段時間有助於身體修復。

周建存醫師也有觀察到,飲食與生活方式的調整雖然可以改善血液濃稠,但需要長時間的堅持才能見效。對於忙碌的現代人而言,往往難以堅持執行。而血液淨化療程,能夠在短時間內大幅改善體內環境,特別適合有三高、代謝症候群或長期應酬、壓力大的人群,是追求健康保養與預防疾病的理想新選擇。

血液濃稠如何改善

血液濃稠常見QA

Q1. 血液濃稠的診斷方法?

血液濃稠,通常需透過抽血檢查,包括:測量紅血球的數量血漿蛋白質濃度以及脂質濃度,醫生會根據檢查結果來提供詳細治療方案。

Q2. 哪些人會有血液濃稠的風險?

任何人都有可能!但常見高風險族群包括:中老年人、肥胖者、糖尿病患者經常吸煙或飲酒的人。

若你也有血液濃稠問題,想要預約血液淨化療程,歡迎透過線上預約先與醫師安排諮詢,進一步地確認是否適合進行該療程喔!

醫療法令聲明

本內文資訊以衛教宣導及分享醫療新知為目的,非為廣告內容。內文名稱與仿單不同之處(部分為仿單核准適應症外的使用介紹,或口語化之俗稱),僅供民眾理解參考;正式療程/儀器名稱、效果等,均以醫師親自說明為準。

※ 行政院衛生福利部公告:「『美容醫學』一般係指由專業醫師透過醫學技術,如:手術、藥物、醫療器械、生物科技材料等,執行具侵入性或低侵入性醫療技術來改善身體外觀,而『非以治療疾病為主要目的』」。

本文由存奕美學診所專業撰稿/臺灣肥胖專科醫師周建存醫師共同審稿

台灣肥胖專科醫師周建存醫師共同審稿

周建存醫師|專業認證臺灣肥胖專科

●  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系畢業,現為存奕美學診所院長
●  擅長健康減重、預防醫學、營養學、功能醫學
●  20年臨床經驗,協助上萬人次成功減重恢復健康
●  為存奕美學診所建立一套完善的「全方位科學減重健康管理流程」

期望每一位來到存奕美學診所的貴賓,誠實面對自己最難執行的減重面向,更精確的面臨健康挑戰。不只瘦得快、瘦得美,最重要的是瘦得更健康,讓減重(肥)這件事也能更輕鬆、愉快!...詳細介紹

線上專人即時諮詢V6
免費專線V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