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存奕美學診所/周建存醫師
你知道嗎?肝臟其實是身上最不會求救的器官,因為它不吵不鬧...
明明不怎麼喝酒,體檢時卻被醫師告知有「輕度脂肪肝」或是「肝功能異常」,放任不管的話,脂肪肝進展的速度比你想像中快,本篇文章將由周建存院長帶你一步步了解脂肪肝是什麼、會有什麼症狀,以及高風險族群有哪些。
脂肪肝是什麼
脂肪肝(Fatty Liver disease,FLD)醫學的定義是指:肝臟細胞中堆積過多脂肪(尤其是三酸甘油酯),當脂肪佔肝臟總重量超過 5% 以上,就可診斷為脂肪肝。肝臟原本應該是很勤奮的器官,負責解毒、代謝與營養儲存,但脂肪細胞會推垮它,引起身體發炎,若再發展下去可能引發肝纖維化,最後演變成肝硬化。

脂肪肝原因
脂肪肝為什麼會找上門?最主要還是與飲食習慣、環境、體質有關。試想一下,如果你常常吃高熱量的食物,像是油炸、甜點或大魚大肉,當這些脂肪和糖分進到身體裡,因為缺乏運動、活動量太少,沒有地方可以消耗或代謝,這些無處可去的脂肪就像貨物一樣,被送進肝臟暫時存放,時間一久,堆得越來越多,如果你本身有肥胖、胰島素阻抗或代謝症候群等問題,更像是直接把「肝臟倉庫」的門敞開,讓脂肪大舉進駐。

怎麼知道自己有沒有脂肪肝?
目前脂肪肝的檢查方式,以腹部超音波最為普遍,不僅非侵入性,費用也相對親民;若想更精確了解脂肪量分布,可以進一步安排電腦斷層(CT)或核磁共振(MRI),不過這類影像檢查費用高、耗時,CT 還涉及輻射曝露,因此一般仍會以腹部超音波作為主要檢查手段。
部分醫療院所也會使用腹部超音波(abdominal ultrasound),也是屬於非侵入性的檢查方式,可測量肝臟的軟硬度,有助於評估是否合併肝纖維化或肝硬化,提供更完整的肝臟健康資訊。
除了影像學檢查,抽血檢查也能提供重要的輔助資訊,包含:
肝臟相關檢查
- 肝酵素檢查(ALT、AST、ALP、GGT):用於評估肝臟是否發炎或受損。
- 肝功能檢查(膽紅素、白蛋白、凝血酶原時間-INR):判斷肝臟基本功能是否正常。
血球與鐵質檢查
- 全血球計數(CBC):可檢測是否有貧血、感染或其他血液異常。
- 鐵質檢查:包含血清鐵、血清鐵蛋白(Ferritin)、轉鐵飽和度等,用以排除血鐵沉積症(Hemochromatosis) 等鐵代謝異常疾病,該病可能與脂肪肝表現相似。
排除其他疾病的檢查
- 病毒性肝炎篩檢:包括 A型、B型、C型肝炎等,排除慢性病毒感染造成的肝功能異常。
代謝與心血管風險評估
- 脂肪數據:如三酸甘油酯、總膽固醇、HDL、LDL
- 血糖與胰島素阻抗指標:如空腹血糖、HbA1c、空腹胰島素、HOMA-IR 指數
- 尿酸與發炎指數:部分脂肪肝患者也可能伴隨尿酸偏高或慢性發炎反應
這些影像學檢查,只能看出肝臟有沒有堆積脂肪,卻無法分辨是「單純性脂肪肝」還是「非酒精性脂肪肝炎」。真正能分辨、甚至預測病程發展的,還是得靠肝臟切片來確認。
兩大脂肪肝類型
脂肪肝主要分為兩種,在初期的肝臟變化非常相似,但成因不同:
類型 | 說明 |
---|---|
酒精性脂肪肝(AFLD) | 當我們長期大量飲酒,肝臟代謝酒精的速度跟不上攝取的量,這些來不及處理的酒精就會傷害肝細胞,讓肝臟發炎、甚至壞死,接著脂肪就會慢慢堆積在肝臟裡,變成脂肪肝。 |
非酒精性脂肪肝(NAFLD) | 台灣最常見的脂肪肝類型,指的是無過量飲酒史,但跟我們的生活習慣相關。吃得太油、太甜、缺乏運動,或是處在肥胖、三高的狀態下,都會讓脂肪堆積在肝臟。 |

非酒精性脂肪肝和「代謝症候群」有很深的關聯。代謝症候群包含:腹部肥胖、高血壓、高血糖、高血脂等,而非酒精性脂肪肝就是這些代謝問題「反映在肝臟」的結果,且背後還藏著胰島素阻抗,也就是身體對胰島素的反應變差,讓脂肪更容易堆積在肝臟,引發一連串健康風險。
三種脂肪肝等級與症狀
脂肪肝不是靜止不動的病,而是一條可能越走越嚴重的進程。許多人甚至是在健康檢查中才發現這個「意外驚嚇」,那些你平常不放在心上的小小不適感,原來來自於脂肪肝。以下依脂肪肝嚴重程度,帶你認識可能出現的症狀與變化:

輕度脂肪肝
肝臟脂肪含量約佔 5~10%
大多數人此時不會有任何不舒服,少部分患者會出現輕微疲倦感、精神不濟,但常被誤認為是工作壓力或沒睡飽。

中度脂肪肝
肝臟脂肪含量約佔 10~25%
肝臟可能開始出現發炎反應,有些人會開始出現右上腹隱隱不適、腹脹、食慾不振、不明原因噁心。

重度脂肪肝
肝臟脂肪含量超過 25%
症狀更加明顯,包括:
- 食慾減退、消化變差
- 皮膚變得乾燥、粗糙或發黃
- 容易瘀青、出血
- 嚴重時可能出現腹水(腹部腫脹)或其他肝硬化併發症
脂肪肝變化是默默進行式,等到肝臟發出警訊時,常常已經不在初階了,因此,及早檢查與調整生活方式非常關鍵!
誰是脂肪肝的高風險族群?
尤其以下族群需特別留意:
- 肥胖、腹部脂肪過多
- 三高、代謝症候群及第2型糖尿病
- 抽菸者
- 久坐、缺乏運動
- 高糖飲食、常喝含糖飲料
- 多囊性卵巢症候群
- 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
- 慢性壓力、睡眠不足
- 遺傳性脂質代謝異常

肝臟不像其他器官有豐富的神經,所以病痛不容易被察覺,這也是它最大的隱憂之一,通常等到有明顯症狀出現時,肝臟問題往往已經接近晚期。隨著肥胖問題越發普遍,脂肪肝就像身體裡堆積的隱形油垢,讓肝臟的工作越來越吃力,最終也成了全球健康的隱憂。
醫療法令聲明
本內文資訊以衛教宣導及分享醫療新知為目的,非為廣告內容。內文名稱與仿單不同之處(部分為仿單核准適應症外的使用介紹,或口語化之俗稱),僅供民眾理解參考;正式療程/儀器名稱、效果等,均以醫師親自說明為準。
※ 行政院衛生福利部公告:「『美容醫學』一般係指由專業醫師透過醫學技術,如:手術、藥物、醫療器械、生物科技材料等,執行具侵入性或低侵入性醫療技術來改善身體外觀,而『非以治療疾病為主要目的』」。
本文由存奕美學診所專業撰稿/臺灣肥胖專科醫師周建存醫師共同審稿

周建存醫師|專業認證臺灣肥胖專科
● 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系畢業,現為存奕美學診所院長
● 擅長健康減重、預防醫學、營養學、功能醫學
● 20年臨床經驗,協助上萬人次成功減重恢復健康
● 為存奕美學診所建立一套完善的「全方位科學減重健康管理流程」
期望每一位來到存奕美學診所的貴賓,誠實面對自己最難執行的減重面向,更精確的面臨健康挑戰。不只瘦得快、瘦得美,最重要的是瘦得更健康,讓減重(肥)這件事也能更輕鬆、愉快!...詳細介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