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存奕美學診所/周建存醫師
很多人以為脂肪肝是吃出來的,所以只要少吃零食、甜食、油炸品就好,其實這觀念只對了一半,飲食不當的確會讓肝臟變油膩膩,但「吃對」同樣能幫助肝臟瘦下來!這篇文章將由周建存醫師帶你學會怎麼吃、脂肪肝不能吃的食物有哪些,才能減輕肝臟負擔、降低發炎,重回健康狀態。
脂肪肝是什麼?
脂肪肝是指肝臟累積過多脂肪的現象(主要是三酸甘油酯),脂肪含量超過肝重量的 5% 以上會造成脂肪變性,常見於肥胖者、糖尿病、高血脂等代謝症候群族群,其中還可區分成兩種,分別是:
- 酒精性脂肪肝(ALD):由長期過度飲酒造成。
- 非酒精性脂肪肝(NAFLD):除了飲酒以外的其它原因造成的,且經常與肥胖、胰島素阻抗相關,若未控制,會進展到肝纖維化、肝硬化,甚至肝癌。

脂肪肝形成原因

脂肪肝的根源往往和禍從口入有關。肝臟是身體主要的代謝工廠,負責處理醣類、脂肪與毒素,長期熱量過剩,而活動量不足時,多餘的能量就會轉化為脂肪,囤積在肝臟中,再加上血糖控制不佳或胰島素阻抗時,久而久之就容易形成脂肪肝。
周建存醫師進一步說明,飲食習慣確實是脂肪肝的推手,卻也是改善的關鍵。研究顯示,只要調整飲食內容與份量,再搭配規律運動與充足睡眠,不僅能減輕肝臟負擔,甚至能逆轉早期脂肪肝。換句話說,吃東西不只是根源問題,也是解方。
脂肪肝不能吃什麼?這 4 種食物建議別碰
健檢報告上常見的 AST、ALT,其實就是「肝發炎指數」,當肝臟發炎或細胞受損時,這些酵素會跑進血液,抽血檢查時就能測得出來。
周建存醫師表示,許多人都是拿到報告才驚覺「啊,我有脂肪肝?」,不少人還覺得自己飲食應該算健康,結果一驗才發現脂肪肝早就不請自來。
而他們最常問醫師的第一個問題就是:「那我到底不能吃什麼?」以下幫你拆解幾個最常踩到的飲食地雷:

脂肪肝飲食禁忌 1:高糖飲品
台灣被稱為手搖飲王國,各式飲料店林立,超商的汽水、果汁也選擇繁多,但這些飲品往往含有大量游離糖與果糖。根據研究,高果糖攝取會刺激脂肪從頭生成,讓肝臟把多餘糖分轉成脂肪堆積起來,加重脂肪肝風險。

脂肪肝飲食禁忌 2:精緻澱粉
白飯、白麵、麵包、蛋糕、甜點都是高升糖指數(GI)的精緻澱粉,進到肚子後,消化吸收快,血糖飆升後胰島素也跟著上升。高胰島素環境本身就會促進脂肪合成,肝臟的脂肪就這樣一點一滴累積起來。

脂肪肝飲食禁忌 3:油炸高脂食物
炸雞、薯條、鹽酥雞、炸物拼盤都屬於高飽和脂肪、高熱量食物。飽和脂肪與反式脂肪容易引起肝臟發炎反應,也會降低肝臟處理脂肪的能力。

脂肪肝飲食禁忌 4:酒精
即使是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,酒精還是會干擾肝細胞代謝脂質與引發發炎反應。長期少量飲用也可能讓肝臟修復能力下降。根據一項綜合分析研究,在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情況下,其實不存在安全的酒精攝取量;也就是說,即便只喝一點點酒,肝臟仍可能承受額外負擔,增加發炎或纖維化的風險。
脂肪肝不能吃的水果有哪些?
其實沒有完全不能吃的水果,而是要注意「種類+份量+時機」。最需要小心的是高糖、高果糖的水果,因為它們容易轉成脂肪儲存在體內,惡化脂肪肝。
脂肪肝飲食該怎麼吃?5 大原則一次掌握
脂肪肝想改善,除了避開地雷食物,也要掌握正確的飲食原則:

(一) 控制熱量、少吃加工食品
肝臟是脂肪代謝的核心器官,當攝取過多熱量,或加工食品的高糖高油成分時,肝臟容易累積脂肪。
(二) 多吃蔬果、全穀與高纖食物
纖維有助於延緩糖分吸收、穩定血糖,也促進腸道健康,間接降低肝臟脂肪合成。這些食物還提供抗氧化物,有助肝細胞對抗氧化壓力,減輕肝臟發炎。
(三) 攝取好油脂(Omega‑3、橄欖油)
Omega‑3 脂肪酸和橄欖油裡的不飽和脂肪酸,能抗發炎、幫助肝臟分解脂肪,讓肝細胞更健康,對逆轉脂肪肝特別有幫助。
(四) 補充抗氧化營養素
維生素 C、E 可減少肝臟自由基傷害,保護肝細胞,讓肝臟在代謝脂肪時不容易受損,減少炎症進一步惡化脂肪肝。
其實還有一種飲食型態值得參考──地中海飲食。根據研究顯示,長期採取以橄欖油、堅果、深海魚、全穀與大量蔬果為主的地中海飲食,不僅能顯著減少肝臟脂肪堆積,還能改善肝臟發炎指數與心血管健康。
脂肪肝飲食迷思大解析
非酒精性脂肪肝(非長期大量飲酒史的人)其實更常見,尤其與肥胖、胰島素阻抗、飲食高糖高油等生活型態有關,因此不喝酒也可能得脂肪肝。
素食如果以高澱粉加工食品為主,像是素香腸、素火腿、素雞塊等,仍可能攝取過多熱量或不良油脂,導致脂肪堆積在肝臟。
過度節食或單靠少量進食不但難以改善脂肪肝,還可能造成肌肉流失與代謝下降,科學減重、均衡飲食才是關鍵。
脂肪肝多半是慢慢累積的隱形危機,可能經過好幾年甚至數十年才會出現明顯問題。但如果不及早控制,脂肪肝可能演變成肝纖維化、肝硬化,進入不可逆轉的環節,還會提高心血管疾病與代謝症候群的風險。因此,早期發現與介入很重要。
醫療法令聲明
本內文資訊以衛教宣導及分享醫療新知為目的,非為廣告內容。內文名稱與仿單不同之處(部分為仿單核准適應症外的使用介紹,或口語化之俗稱),僅供民眾理解參考;正式療程/儀器名稱、效果等,均以醫師親自說明為準。
※ 行政院衛生福利部公告:「『美容醫學』一般係指由專業醫師透過醫學技術,如:手術、藥物、醫療器械、生物科技材料等,執行具侵入性或低侵入性醫療技術來改善身體外觀,而『非以治療疾病為主要目的』」。
本文由存奕美學診所專業撰稿/臺灣肥胖專科醫師周建存醫師共同審稿

周建存醫師|專業認證臺灣肥胖專科
● 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系畢業,現為存奕美學診所院長
● 擅長健康減重、預防醫學、營養學、功能醫學
● 20年臨床經驗,協助上萬人次成功減重恢復健康
● 為存奕美學診所建立一套完善的「全方位科學減重健康管理流程」
期望每一位來到存奕美學診所的貴賓,誠實面對自己最難執行的減重面向,更精確的面臨健康挑戰。不只瘦得快、瘦得美,最重要的是瘦得更健康,讓減重(肥)這件事也能更輕鬆、愉快!...詳細介紹